4、一个热锅盔(1/6)
只有长在稻田的稗子,人们说它是害草。蹿的比稻子快,一株根系能结出满簇的稗子,把稻苗挤占到一边去。就算把高稗子扯掉,那些低矮没冒出头的,也会混在稻田里,吸取肥力和阳光,再次出头。
所以每每稻子将熟未熟前,都得进行最后一次提稗子。
“稻子熟前不拔稗,来年有苦也说不出,晓得啥意思不,”徐婆子稳准狠扔出株稗子,她也不卖关子,“收了稗粒,蒸饭吃到没熟的都不是大事。”
“可混到粮种里,稗粒可不像稻子那样容易沤烂,到那时,田里的稗子成殃,哪还有好收成哦。”
徐婆子长叹一口气,做人难做农家人,苦得很。靠天吃口饭,收成好不好上头都有田税压着,农事半点不敢耽误。
姜青禾看着田间摇曳的稻苗,埋头佝偻着身子,在淤泥里穿行拔稗子的农民,不禁有万千思绪。
她今天出门算早的,连日头都没见影,下田的更是摸着黑,先打草拾谷喂牲畜,咬个黄米馍馍就来伺候秧苗。
有的勤勤恳恳忙活一年,到头来连黄米馍馍也啃不起,还要靠黑面来糊口。
她深切明白,哪怕在工业化的时代,种田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。
更别提生产力无比落后的朝代,每一株禾苗从育种到出秧苗到插秧,拔节抽穗到成熟那漫长的期间。得操心肥力,担心稗子蹿的太多,忧心鸟兽破坏农田,更害怕天老爷不作美。
一场白灾一场暴雨,就足以覆灭整年的收成。
可惜那么勤谨,也没有享受到丰实。
姜青禾喟叹,埋头在每一排稻田里寻找稗子的身影,徐婆子说的很清楚。
最直接就是上手摸,稻杆摸着毛刺刺的,稗子则光溜溜,摸叶子也一样。
要不是就看色,瞧着没一点白,那是稻子,叶子能瞅出来白的是稗子。
刚开始姜青禾还是能看出来几株的,可到后头眼也花了,人也糊涂了,那乌泱泱一片禾苗,总不能每株都上手摸个遍吧。
她无比确定,不是每个人吃得起种田这碗饭。
徐婆子手里还淌着泥,笑得差点拍在自己衣服上,“阿妹你瞅你,闲时不烧香,忙了胡抓浆,瞅瞅这秧田里多少稗子哟。”
她边笑边摇头,有啥就说啥,“妹啊你跟你男人,就是一根瓜秧子上的两个瓜蛋子,但凡多来转转哩,稗子都能少捆一把嘞。”
姜青禾没敢搭话,被她说得臊红了脸,自从插完秧还真没来咋转过。
旁边还有来扯稗子的大伯,也听到徐婆子的话,当即站直了身扯嗓子道:“可不能这么埋汰人,徐婆子你懂南墙根的葱——要壅(yong)的理不?别把人臊的以后不敢来田了。”
“阿伯,那你可小瞧我了,明天还来,”姜青禾自认脸皮还是比较厚的。
“成啊,明早叔等你嘞。”
稻田四处都响起一阵快活的笑声。
有人拔着稗子唱起花儿,“七更日头照花山,花山上好多的牡丹。想起尕(gǎ)妹者下夜川,三九天冻下的可怜。”
隔道田有人顺口接上,嗓子豁亮,“水灵灵的牡丹清亮亮的泉,吸住了探花的少年。马跑了千山的出一身汗,端为才开的牡丹。”
花儿唱词很清雅,结果横插了句直白的信天游来,“拉了你的绵手手,亲了你的小口口。”
“滚犊子玩意,”旁边有人败兴,扔了一扎稗子过去。
“俺们山毛子,听不得酸曲,就该这样唱,川子再来首,”黝黑的汉子嘎嘎乐。
结果那个叫